本文目录

180度经线附近的主要地理事物?

180度经线穿过太平洋中部,附近的主要地理事物有:穿过弗兰格尔岛、阿纳德尔湾、楚科奇半岛、白令海、阿留申群岛、图瓦卢群岛、斐济群岛、新西兰、罗斯海,另外中途岛也在这条线附近。180度经线穿过大洋洲的三大群岛。180度经线穿过的国家和地区:在北半球穿过俄罗斯,美国的阿留申群岛 南半球和赤道地区穿过基里巴斯,图瓦卢,斐济群岛和新西兰.这几个国家均不是穿过陆地,而是各国的领海(都是岛屿国家)。

轨道五要素?


轨道要素

计算步骤其它常用要素

经典要素

人造地球卫星椭圆轨道的开普勒要素共有6个。它们决定轨道的大小、形状和空间的方位,同时给出计量运动时间的起算点。这6个要素是:

轨道半长轴

(a):它的长度是椭圆长轴的一半,可用公里或地球赤道半径或天文单位为单位。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半长轴与运行周期之间有确定的换算关系。

轨道偏心率

(e):为椭圆两焦点之间的距离与长轴的比值。偏心率为0时轨道是圆;偏心率在0~1之间时轨道是椭圆,这个值越大椭圆越扁;偏心率等于1时轨道是抛物线;偏心率大于1时轨道是双曲线。抛物线的半长轴是无穷大,双曲线的半长轴小于零。

轨道倾角

(i):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用地轴的北极方向与轨道平面的正法线方向之间的夹角度量,轨道倾角的值从0°~180°。倾角小于90°为顺行轨道,卫星总是从西(西南或西北)向东(东北或东南)运行。倾角大于90°为逆行轨道,卫星的运行方向与顺行轨道相反。倾角等于90°为极轨道。

升交点赤经

(Ω):它是一个角度量。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有两个交点,卫星从南半球穿过赤道到北半球的运行弧段称为升段,这时穿过赤道的那一点为升交点。相反,卫星从北半球到南半球的运行弧段称为降段,相应的赤道上的交点为降交点。在地球绕太阳的公转中,太阳从南半球到北半球时穿过赤道的点称为春分点。春分点和升交点对地心的张角为升交点赤经,并规定从春分点逆时针量到升交点。轨道倾角和升交点赤经共同决定轨道平面在空间的方位。

近地点幅角

(w):它是近地点与升交点对地心的张角,沿着卫星运动方向从升交点量到近地点。近地点幅角决定椭圆轨道在轨道平面里的方位。

过近地点时刻

(tp):它是卫星经过近地点的时刻,以年、月、日、时、分、秒表示,是运动时间的起量点。人造地球卫星的实际运行轨道比开普勒轨道复杂。在航天器轨道摄动中虽仍以轨道要素为基础,但是认为轨道要素不再是常数,而是随着时间变化。围绕行星运行的行星探测器的轨道要素只须用行星的赤道代替地球赤道,用行星质心代替地心就可类似地定出。而人造行星的轨道要素则只须用黄道面代替地球赤道面,用日心代替地心同样也可以定出。

春秋时分太阳辐射的规律是?

一、纬度分布

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1、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二、季节变化

1、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值。

2、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值。

3、春秋分日:赤道达最大值,南、北极点达最小值。

三、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1、太阳直射点的确定方法

(1)纬度的确定

方法一:“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晨昏圈与纬线相切点的纬度(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

方法二:通过节气来判断。夏至,太阳直射23°26′N;冬至,太阳直射23°26′S;春、秋分,太阳直射赤道。

方法三:根据某地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两地纬度差计算。

方法四:“赤道处晨昏线与经线的交角(锐角)”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2)经度的确定

基本原则: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即为太阳直射的经线。

方法一:晨线和赤道的交点(经度)向东90°或昏线和赤道的交点(经度)向西90°,即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

方法二: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判断太阳直射的经线。

2、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的纬度分布规律

(1)赤道地区和南北两极地区的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均为23°26′。

(2)0°到南北纬23°26′之间的地区(或热带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从23°26′增大到46°52′。

(3)南北纬23°26′到南北纬66°34′之间的地区(或南北温带),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均为46°52′。

(4)南北纬66°34′至极点之间的地区(或南北寒带),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从46°52′减小到23°26′。

扩展资料:

因为地球的公转致使一年内太阳在地球的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复一次。以北半球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为例:一年中当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时,正值我国北方的夏至节气,正午太阳在头顶正上方,即太阳高度角为90°,为一年中的最大值;

当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时,正值我国北方的冬至节气,此时的太阳高度角为43°,为一年之中的最小值。由于地球自转,产生了太阳的视运动现象(东升西落),即太阳高度的日变化。

由于地球公转,使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从而产生了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和季节变化现象。

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26'),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整个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南北情况与夏至时相反。其余时间是这两个状态的过渡。

太阳直射点是地球表面太阳光入射角度(即太阳高度角 )为90度的地点,是地心与日心连线和地球球面的交点。 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活动规律为:春分(3月21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北移。夏至(6月22日前后) ,

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23°26′N)上,此后南移。秋分(9月23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在赤道(0°),此后继续南移。冬至(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23°26′S)上,在此之后向北移动。

中国有南回归线标志吗?

中国没有南回归线的标志,只有北回归线的标志。因为赤道把地球分成了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为北半球,赤道以南为南半球,我国全部位于赤道以北,属于北半球,北回归线穿过我国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个省区,所以有北回归线标志;而南回归线没有穿过我国领土,我国自然没有南回归线的标志了。

南回归线穿过我国哪里?

没有穿过我国,由于我国位于北半球,穿过我国的是北回归线。经过的省市区从西往东分别是:云南、广西、广东、台湾。

南回归线位于南半球,穿过非洲的纳米比亚,博茨瓦纳,南非,莫桑比克,马达加斯加;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南美洲的智利,阿根廷,巴拉圭,巴西。

加拿大位于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北半球。加拿大位于北美洲北部,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约在北纬41°~83°、西经52°~141°之间,西北部邻美国阿拉斯加州,东北与格陵兰(丹麦实际控制)隔戴维斯海峡和巴芬湾遥遥相望,南接美国本土(东段按照除密歇根湖外的四大湖和阿巴拉契亚山为界,中段和西段基本按照北纬49度为国界线),北靠北冰洋,北极圈穿过北部。

地跨热、温、寒三大带的大洲是什么?

北美洲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北部北极圈穿过加拿大,所以北极圈以内为北寒带.北回归线穿过它的南部,墨西哥和巴拿马运河之间属于热带.赤道没有穿过北美洲,所以它是完全属于北半球的.亚洲被赤道、北回归线和北极圈穿过,地跨寒温热三带.根据题意.故答案为:亚;北美.